人工成孔樁施工工藝
- 文件介紹:
- 人工成孔樁施工工藝,格式,下載需要 0 積分
- 本工藝標準適用于工業和民用建筑中粘土、粉質粘土及含少量砂、石粘土層,且地下水位低的人工成孔灌注樁工程
2.1 材料及主要機具:
2.1.1 水泥:宜采用325號~4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。
2.1.2 砂:中砂或粗砂,含泥量不大于5%。
2.1.3 石子:粒徑為0.5~3.2cm的卵石或碎石;樁身混凝土也可用粒徑不大于5cm的石子,且含泥量不大于2%。
2.1.4 水:應用自來水或不含有害物質的潔凈水。
2.1.5 外加早強劑應通過試驗選用,粉煤灰摻合料按試驗室的規定確定。
2.1.6 鋼筋:鋼筋的級別、直徑必須符合設計要求,有出廠證明書及復試報告。
2.1.7 一般應備有三木搭、卷揚機組或電動葫蘆、手推車或翻斗車、鎬、鍬、手鏟、釬、線墜、定滑輪組、導向滑輪組、混凝土攪拌機、吊桶、溜槽、導管、振搗棒、插釬、粗麻繩、鋼絲繩、安全活動蓋板、防水照明燈(低壓36V、100W),電焊機、通風及供氧設備、揚程水泵、木轆轤、活動爬梯、安全帽、安全帶等。
2.1.8 模板:組合式鋼模,弧形工具式鋼模四塊(或八塊)拼裝?ň、掛鉤和零配件。木板、木方,8號或12號槽鋼等。
2.2 作業條件:
2.2.1 人工開挖樁孔,井壁支護應根據該地區的土質特點、地下水分布情況,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,進行井壁支護的計算和設計。
2.2.2 開挖前場地應完成三通一平。地上、地下的電纜、管線、舊建筑物、設備基礎等障礙物均已排除處理完畢。各項臨時設施,如照明、動力、通風、安全設施準備就緒。
2.2.3 熟悉施工圖紙及場地的地下土質、水文地質資料,做到心中有數。
2.2.4 按基礎平面圖,設置樁位軸線、定位點;樁孔四周撒灰線。測定高程水準點。放線工序完成后,辦理預檢手續。
2.2.5 按設計要求分段制作好鋼筋籠。
2.2.6 全面開挖之前,有選擇地先挖兩個試驗樁孔,分析土質、水文等有關情況,以此修改原編施工方案。
2.2.7 在地下水位比較高的區域,先降低地下水位至樁低以下0.5m左右。
免费看国产a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