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間布局為“一心兩海”
七里?偯娣e95平方公里,潮白河從北至南穿“海”而過,空間結構分為“一心兩海”“一環六園”“四鎮四心”和“萬頃良田”。其中,“一心兩海”指的是七里海濕地核心區和東七里海、西七里海;“一環”指環海景觀帶,“六園”指七里海漁家風情公園、俵口鄉村風光公園、潘莊歷史商埠公園、造甲城動物觀賞公園、北淮淀科技體驗公園和大坨園藝博覽公園;“四鎮”指生態工業小鎮、頤養小鎮、客居小鎮、文化古鎮,“四心”是科技文化創意中心、文化商貿中心、旅游度假中心、健康療養中心。
建成景區景點各具特色
七里海初步建成的景區景點眾多、各具特色。其中,七里海生態園位于東七里海南側,總面積175畝,呈一塘、二帶、三島、四水格局。園內有130多種七里海地區的野生植物。興海湖鳥類保護區坐落在東七里海,建有觀鳥長廊、水榭涼亭,是鳥類理想的棲息繁衍之地。
七里海水生植物園位于興海湖鳥類保護區內,占地30畝,園中栽植數十種觀賞性野生植物。西七里海濕地風光園占地1萬畝,開辟了500畝水面,建鳥島2個,淺灘8處。另外,七里海還建成了梁斌文學藝術館、《紅旗譜》拍攝外景地、環海生態林、七里海麋鹿園等景區。
牡蠣灘記錄古海岸演變
七里海在建和近期擬建的重點工程包括七里海西海濕地走廊、牡蠣灘展館、西海濕地修復與綜合利用項目、七里海濕地博物館、七里海濕地游覽園、七里海名人館等。七里海西海濕地走廊位于七里海大道北側,全長8公里,北岸以打造水景為主,南岸建設水榭涼亭、親水平臺、水上舞臺、水上酒吧屋等人文景觀。七里海的牡蠣灘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古牡蠣堆積體,它真實記錄了一萬年以來天津古海岸的演變歷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