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夏日的張掖國家濕地公園,青青蘆葦隨風搖曳,潺潺流水清澈見底,片片荷花嶄露頭角,成群野鴨追逐嬉戲,黑翅長腳鷸、白鷺、紅嘴鷗等水鳥悠然自得……這是我市重視濕地公園生態治理與恢復,多措并舉加強生態保護,努力維護濕地生物多樣性帶來的喜人景象。
隨著濕地公園生態環境的顯著改善,黑翅長腳鷸、白鷺、紅嘴鷗、黃鴨等珍稀飛禽明顯增多。為防范游客對野生動物的襲擾,公園安排安保人員不間斷巡查,加大保護力度;在公園各出入口設置道閘,限制機動車輛進入,減少機動車輛對動植物的影響;在公園非垂釣區域設置警示牌,安排專人管理,勸阻游客在非垂釣區域垂釣;組織人員對公園西入口水域、新河橋水域進行集中整治,對夜間使用漁網、蓄電設施捕魚的行為進行清理整頓。
同時,規劃建設鄉土植物景觀帶,栽植白榆、垂柳、河柳、沙棗、沙棘等苗木6萬多株,在成功引進種植荷花的基礎上,擴大種植面積,新增荷塘30畝。在觀鳥亭周邊、漂流河駁岸、野生動物聚集地定期投放食物,放養雞、鴨、青蛙等,豐富濕地景觀,維護濕地生物多樣性。
